他是国际学院英语课程组负责人、综合英语和世界通史课程任课教师,是学生认为最幽默风趣的老师;他让同学们喜爱上英语和世界通史;课程之余,他耐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。“用心”教书育人,这是曹萍老师对教育的理解,也是采访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。
曹萍:
南审国际学院副教授。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英语专业,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,博士就读于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,曾经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、美国加州大学富乐顿大学、香港金融学院、台湾世新大学等进修学习,翻译译著多部、发表论文20多篇。多次获得教学质量奖。
不断探索 用“心”对待教学
曹萍老师大学毕业就在高校任教,在老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,不断摸索教育的真谛,最大的体会就是用“心”去从事教学:首先是“爱心”,只有热爱教师这个岗位、热爱团队、热爱学生,才能教好书,没有爱心就没有激情,也就无法感染学生;其次是“进取心”,曹萍老师认为要想把书教好,必须不断关注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,把别人优秀的教学成果加以吸收,不断完善课堂内容,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,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;第三是“责任心”,曹萍老师的责任心、幽默感和趣味性,增进了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。作为一名教师,他觉得最高兴的事就是当学生们在毕业以后,仍然会有困难的时候想到他,向他求助。
备课是授课前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曹萍老师认为除了安排好合理科学的授课结构外,还要从学生角度考虑难点,在课堂讲解时尽可能用简单、幽默的方式呈现,“在欢笑中学到的东西印象更加深刻。”曹萍老师说。
曹萍老师认为,授课中除了要把备课内容展现出来的同时,还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时反馈进行课堂调整。“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语言,因为身体语言会体现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,例如一个学生听课时候眼睛发亮,面部表情随着讲课内容变化,那就说明他在进入了你的课堂;相反,如果一个学生10分钟都没有表情变化,也不在做笔记,那么可能他没有听懂或者不感兴趣。”曹萍老师说,“这个时候,可以调整讲解的内容,或者邀请这位同学回答一个问题,帮助他回到课堂。”
曹萍老师说,教书是一门艺术,其中的奥秘永无尽头,他仍然需要不断探索。
亦师亦友 用“爱“助力成长
曹萍老师认为,教书育人不只是课堂的授课,还有课后的延续。他与学生不仅是师生,还是朋友,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,都可以进行深层次的交流。
在曹萍老师的教学理念中,课后与学生的交流时间是最珍贵的。“平时我有两种方式跟学生沟通,一是批改作业,根据作业完成的情况与部分同学进行交流;二是微信或QQ的日常交流,我很开心学生们每天都有各种问题来和我探讨。”曹萍老师说。他会耐心解答力所能及的问题;而超出能力范围的问题,他会第一时间找学院的书记或者辅导员来协调,他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帮助。
有一件事让曹萍老师至今仍然印象深刻。多年前,学校曾经委托第三方调查公司对毕业十年的校友进行问卷调查,其中一个问题是:“大学期间哪个老师对你的帮助最大?”当时在外国语学院任教的他,成为众多毕业生的唯一选择。
英语学习 需要持续积累
作为“综合英语”和“世界通史”的任课教师,经常会有同学问,如何学好这两门课程。曹萍老师说:“学好不同科目的关键,就是要不断积累、不断阅读。”
对于“世界通史”的学习,曹萍老师认为可以经常阅读历史文献,在学习的过程中借鉴前人的经验:“过去的人在遇到问题时是如何应对的?他们的处理方法你是否喜欢?”他还说,人类作为一个群体,在很多时候遇到的问题都是类似的,因此,学习“世界通史”也是在借鉴前人的人生经验,不断提升自我,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。
对于“综合英语”的学习,曹萍老师认为英语水平的提高更加需要积累,具体来说就是增加阅读量,经常阅读英文期刊、报纸小说等,培养语感。只有通过大量阅读,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能力。曹老师还提议,听力基础薄弱的同学,可以每天晚上收听英语电台、音频节目,时间久了会对于英语思考有帮助;或者下载《中国日报》的APP,里面有些训练帮助很大。不断地学习英语,会在以后的生活中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,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帮助。
今年九月,国际学院又有一批交换生即将赴法国交换学习。曹萍老师鼓励大家,在交换学习的过程中勇敢自信地开口,多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交流,感受异域风光,不仅能丰富人生阅历,还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个世界。
曹老师一直认为,“教书”与“育人”是相辅相成的,只有用“心”用“爱”,才能做得更好。曹萍老师的幽默风趣、耐心仔细,让同学们深深地爱上英语、爱上历史。在众多像曹萍老师一样的良师指引下,国际学院的学生们必定能有更好的发展。
文字:李好